很多早產的寶寶出生后就住進了醫(yī)院的暖箱,經過少則數(shù)日、多則數(shù)月的精心治療才回到父母身邊。然而,新手父母面對比同齡孩子瘦小一大圈的寶寶往往犯了難——究竟該怎么照顧這個身體發(fā)育、免疫功能都比足月寶寶差,還有很多后遺癥的小家伙呢?
喂養(yǎng):耐心再耐心
早產兒的胃腸功能不成熟,高濃度的奶汁有可能造成新生兒壞死性小腸結腸炎(NEC),導致嚴重的后果,而母乳能有效降低NEC的發(fā)病率;可早產兒由于能量儲備不足,與足月兒相比有特殊的營養(yǎng)要求,單純母乳不能滿足早產兒快速生長發(fā)育的需要。因此,最適合早產寶寶的喂養(yǎng)方案是添加強化劑的母乳喂養(yǎng)。如果沒有母乳,也可以選用專門的早產兒配方奶喂養(yǎng)。不建議使用普通嬰兒配方奶喂養(yǎng)。還要注意奶嘴大小,早產兒因為吸吮能力差、吞咽功能不協(xié)調,既要避免吸奶費力引起疲勞,又要警惕奶汁流得過快引起嗆咳、甚至窒息。吸吮和吞咽對于有些早產寶寶來說是非常費力的,有時候很久才能喝進去很少量的奶。這時候一定要耐心,千萬不要以為寶寶是吃飽了。以防喂養(yǎng)不足造成寶寶發(fā)育落后,甚至出現(xiàn)危險的低血糖。
環(huán)境:溫暖而濕潤
早產兒體溫調節(jié)中樞發(fā)育不成熟、皮下脂肪少、體表面積相對較大、體內糖元儲存不足、體溫調節(jié)功能差,導致早產兒體溫易隨環(huán)境溫度變化而變化。因此,需要保持24~28℃的室溫,55%~75%的相對濕度,并注意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新鮮。噪音的刺激可能導致早產寶寶生命體征的不穩(wěn)定,強光可造成視網膜病變率增高、生長發(fā)育緩慢。因此,一個安靜、亮度較低的環(huán)境更適合早產寶寶的生長發(fā)育,減少并發(fā)癥的出現(xiàn)。注意給寶寶保持舒適的體位--適當?shù)陌梢宰寣殞毟邪踩?。也可用毛巾或衣物卷成鳥巢形狀,讓寶寶躺在里面,手腳可以觸到邊,也能起到良好的效果。
洗澡和撫觸:需注意保暖
早產寶寶如果沒有特殊疾病,可以在家洗澡。洗澡時需要關上門窗,避免有風直接吹寶寶,室溫在30℃,水溫38~40℃為宜。洗澡后應迅速徹底擦干,防止受涼。需要注意的是,臍帶脫落之前不要盆浴,需要給寶寶單獨做臍部護理,直至臍帶徹底脫落,預防臍炎的發(fā)生。在洗澡后可以進行撫觸。撫觸對早產寶寶的神經發(fā)育是非常重要。父母通過觸摸寶寶的皮膚和機體,可以刺激寶寶感覺器官的發(fā)育,增進生理成長和神經系統(tǒng)反應,更并增加寶寶對外在環(huán)境的認知、加深親子感情。
換尿布:拒絕紅屁屁
每次換尿布后特別是大便后應用流動溫水洗臀部,軟毛巾或者軟紙巾蘸干,再潤膚;大小便會刺激寶寶嬌嫩的肌膚,需要注意勤換尿布,保持臀部干爽;不要用濕巾擦拭,濕巾的清潔效果遠低于流動水,會造成排泄物在皮膚上的殘留;不要用毛巾、紙巾等在寶寶皮膚上摩擦,毛巾、紙巾的僅用于吸收殘留的水分;選用合適的尿布或者尿不濕,柔軟的布料和合適型號的尿不濕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對寶寶臀部的刺激。
當心感染:遠離陌生人
早產寶寶需要專人照護,盡量不要讓其他人走進早產兒房間、不要讓親戚朋友抱、摸寶寶,更不要親吻寶寶。照顧寶寶的人生病時,最好換人照顧寶寶,避免交叉感染。如果實在無人可換,則應洗凈雙手并換上干凈清潔的衣服,戴口罩,注意加強通風。
早產寶寶是個極其脆弱的群體。在成長過程中需要父母傾注更多心血無微不至地照顧,盡量降低外界不良因素對寶寶的傷害。耐心、細致的護理是提高早產兒出院后生活質量的最好方式。
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