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三伏天,酷暑難耐,一些人忘卻歷年來多起溺亡事件的教訓,紛紛跳進東昌湖里“野游”。而就在7月31日和8月1日,城區(qū)接連發(fā)生了兩起溺亡事故,讓人十分痛心。
8月3日下午,記者來到東昌湖附近的水上消防站,跟隨消防官兵一起乘坐皮艇在水面巡邏,在快要到達湖東岸時,記者看到了大批“野游”的市民,東昌湖派出所民警正在勸導他們上岸。
“野游”人群中半數(shù)是中小學生
在東昌湖東側,岸邊“注意安全”“下水危險”等警示標志隨處可見,然而這些警示牌并沒能阻止前來游泳的人。
8月3日下午3點多,中國運河文化博物館后的小廣場附近,有很多帶孩子來游泳的市民。記者目測,當時大約有40人在水中游泳,最遠的已經(jīng)游到了湖中央,距湖岸比較近的,都是身上套著游泳圈的中小學生。
正在岸邊巡邏的東昌湖派出所民警,用高音喇叭勸說市民上岸,但是大家都無動于衷。民警直接走到下水處,繼續(xù)耐心地勸導。幾分鐘后,離下水處比較近的兩名十歲左右的男孩上了岸,緊接著,幾名青年人也上了岸。十幾分鐘后,一半以上的游泳者都上了岸。
“現(xiàn)在只要耐心勸說,大部分市民還是比較配合的,但是等我們一走,又有人下湖游泳了。”民警說,“尤其是現(xiàn)在暑假期間,來游泳的半數(shù)是中小學生,趁我們巡邏的間隙下湖游泳,像打游擊一樣?!?/span>
當記者問已上岸的游泳者知不知道這里不能游泳時,一名游泳者頭也不抬的跑開了。另外一名游泳者說,他不知道這里不能游泳,看著很多人都在這里游,就帶著孩子來游泳降暑。記者詢問在此游泳是否安全時,這位先生笑著說,“沒事,我水性非常好,不會出事的,而且我還給兒子戴著游泳圈呢!”
東昌湖派出所民警胡慧軍告訴記者,在東昌湖和運河附近游泳非常危險。別看這些水域表面平靜,但水底處處都有水草,有的地方水深3至5米。每年夏季,在東昌湖、運河里游泳溺亡的事故頻發(fā)。7月31日和8月1日兩天就接連發(fā)生了兩起溺亡事故。一些溺水事故是因為游泳者不熟悉水域環(huán)境造成的,還有一些是游泳者仗著自己諳習水性,過于自信而漠視警示標志,不顧水域環(huán)境,只圖一時痛快,導致了悲劇發(fā)生。
在水城明珠大劇場的北邊,有一座水上消防站,里面水上救援設施和急用藥品非常齊全,還有一些雨傘等便民物品。
據(jù)聊城市消防支隊古城中隊中隊長賀紀格介紹,聊城沿河沿湖的風景有了很大改善,沿途旅游景點眾多,坐船觀光旅游的游客日益增多。依托古城和東昌湖,聊城消防建立了現(xiàn)代化的兩棲消防站,古城消防中隊官兵就肩負著維護水上安全的責任。
“今年入夏以來,我們已經(jīng)處理了12起溺水事故,現(xiàn)在正值暑期,我們加大了巡查力度?!辟R紀格說。
征得同意之后,記者穿上救生衣,跟隨消防官兵一起坐上了水上巡邏的皮艇。記者穿的救生衣為鮮艷的紅色,填充著材質非常好的漂浮板,重量大約有5公斤,大小口袋里面藏著各種繩索和掛鉤,還有自動脫離裝置,便于救生員下水搶救溺水者。
“東昌湖水域面積為6.3平方公里,由8個湖區(qū)和20余塊水面組成,湖岸線長達16千米,積水約1680萬立方米。我們還專門進行過實地測量,東昌湖平均水深3-5米,最深處達7米,常年不竭,其中最危險的地方是孔繁森同志紀念館附近?!辟R紀格說,“我們現(xiàn)在乘坐的是比較小的皮艇,可以坐8到10個人,非常靈活,從消防站出發(fā),東昌湖距離最遠處8分鐘就能到達。”
據(jù)了解,水上消防站選拔的都是水性好的戰(zhàn)士,要進行專業(yè)的游泳和潛水訓練,還要學習溺水急救知識。人在溺水之后的5分鐘是黃金搶救時間,10分鐘之內(nèi)都有生還的希望,如果溺水時間超過10分鐘,生還的希望就比較小了。
發(fā)現(xiàn)未成年人在危險區(qū)域游泳將強制帶離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為防止溺水等意外事故的發(fā)生,在烈日高溫下東昌湖派出所組織警力在重點水域、河段開展經(jīng)常性巡查,及時發(fā)現(xiàn)和制止學生、未成年人擅自在非游泳區(qū)下河游泳、趟水、嬉戲,防止意外事故發(fā)生。在巡查過程中,遇到學生、未成年人在危險區(qū)域游泳、嬉水不聽勸阻的,將強制將其帶離危險區(qū)域,并及時通報所在學校和家長,督促其落實監(jiān)護責任。
聊城市消防支隊古城中隊消防官兵也不間斷地進行湖面巡邏,尤其是周六周日游船比較多的時候,幾乎全天巡邏不間斷,及時接受群眾求助。
最后,警方提醒市民,目前正處高溫天氣,切勿隨便下河下湖游泳。想游泳時,最好到正規(guī)的游泳館。廣大家長應增強安全意識和監(jiān)護意識,做到“六不準”,即:不準私自下水游泳;不準擅自與他人結伴游泳;不準在無家長或老師帶隊的情況下游泳;不準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準到無安全設施、無救護人員的水域游泳;不準不會水性的學生擅自下水施救,防止溺水事故發(fā)生。
來源:聊城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