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家利益》雙月刊網站9月5日發(fā)表了邁克爾·佩克的題為《全世界的海軍(水面軍艦)就要過時了嗎?》的文章稱,1982年5月4日早晨,英國42型“謝菲爾德”號驅逐艦被阿根廷軍隊的“超軍旗”戰(zhàn)斗機發(fā)射“飛魚”導彈擊沉,20名船員遇難。
然而,此次事件造成的傷害實際上更深,嚴重損害了水面軍艦作為“海上之王”的形象。在1982年那個血色夏天,當一艘價值2億美元的驅逐艦被一枚價值20萬美元的反艦導彈摧毀的電視畫面?zhèn)鏖_后,整個世界都震驚了。如果一枚導彈就能擊沉一艘驅逐艦,那么一大波導彈攻擊會產生什么后果?能擊沉一艘巨大的美國航空母艦嗎?
事實上,導彈的攻擊力不應該讓人感到意外。德國人和美國人在二戰(zhàn)期間就使用過滑翔制導炸彈。1967年,以色列“埃拉特”號驅逐艦被一枚從一艘埃及海軍小型導彈快艇發(fā)射的蘇聯(lián)制“冥河”導彈擊沉;到1982年,如“魚叉”導彈等反艦導彈已經成為冷戰(zhàn)時期各國海軍的標配。甚至在導彈問世前,一個多世紀前陸續(xù)出現(xiàn)的潛艇、飛機和水雷就終結了水面艦隊的絕對優(yōu)勢。
“飛魚”導彈和“謝菲爾德”號驅逐艦的這個插曲宣告,一個新的海洋時代已經到來。二戰(zhàn)期間,日本會派出數(shù)百架飛機意圖擊沉美國軍艦,但大部分時候無功而返。
然而事情并不是單方面的。如今的海軍已經變得更加聰明,部署了反導導彈和核心防御系統(tǒng)。此外還有電子干擾和誘導裝置。對于美軍而言,航母艦載機在預警機的支持下,可在導彈到達其射程范圍前就摧毀它們——除了中國的反艦彈道導彈。
在21世紀的今天,美國海軍正努力應對水面軍艦面臨的危機。在這個時代,反艦導彈種類繁多,而且目前反導系統(tǒng)無法擊落的高超音速導彈也嶄露頭角。
但盡管如此,水面軍艦仍未過時。至少導彈還不能把海軍陸戰(zhàn)隊員投送到敵方海岸、發(fā)動空襲或者運輸物資。但是“謝菲爾德”號的命運顯示,對于水面艦隊來說,海洋正變得越來越危險。
來源:環(huán)球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