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到來,研學游迎來了又一旺季。近年來,這一融“教”于“游”、寓教于樂的旅游新模式,受到廣大中小學生和家長的歡迎。熱度上去了,但問題也來了,不少家長反映,孩子參加的研學游充其量是“到此一游”。研學游為何會在這兩年越來越熱?而研學游熱度上升的同時,又暴露出哪些問題?應該如何監(jiān)管?對于家長和孩子來說,又該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研學游?
暑期研學熱潮涌動 三星堆考古體驗受追捧
在三星堆考古探索基地,考古研學游吸引了不少學生和家長的前來。
這個假期,三星堆鎮(zhèn)三星村的考古探索基地推出的“三星堆探秘”研學課程,讓學生在實地參觀中深入了解古蜀文明,體驗考古樂趣。
在老師的帶領下,學生們化身“小考古工作者”,用準備好的工具,在模擬考古坑中挖掘、清理、修復,每一步都讓大家感受到考古工作的艱辛。同時,考古研學基地還還原了古蜀國生產生活場景,包含古蜀建筑模擬、古法制玉、青銅器澆筑等,增加研學課程的趣味性。
萱草研學游 在體驗中拓寬視野
在山西大同,隨著當地26萬畝萱草進入采摘期,以萱草為主題的研學游也迎來旺季,許多研學團隊來到這里參觀、體驗,讓學生在實踐中親近自然、增長見識、拓寬視野。
走進山西省大同市云州區(qū)的一個農場,在農耕研學堂里,學生們正通過顯微鏡觀察萱草,形狀各異、色彩斑斕的花粉世界讓學生們領略到大自然的神奇和美麗。在手工創(chuàng)作區(qū),學生們正研磨萱草花花粉,進行萱草潤唇膏的制作?;ú菁堉谱鲄^(qū)也吸引了不少學生,他們拿著篩網在紙漿桶里將紙漿過濾撈出,體驗花草紙的制作流程。
依托萱草特色資源,當地推出以萱草為主題的研學品牌,開發(fā)出以科普教育、自然教育、勞動教育、生活美育、德體共育為基礎的實踐課程。學生們到這里不僅可以賞花,探索自然的奧秘,還可以參與和萱草相關的手工創(chuàng)作活動。
假期研學游為何越來越熱?
近年來,融“教”于“游”、寓教于樂的研學游受到廣大中小學生和家長的歡迎。假期研學游為何越來越熱?來聽專家怎么說。
在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看來,研學游本身是一種新的學習方式,跟在學校的學習是互補的關系。
中國旅游研究院院長戴斌認為,研學旅游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對課堂教育的有益補充。對于廣大青少年來說,研學旅游是健康成長的必由之路。書生意氣的研學、家國天下的旅行,正在為越來越多的青少年和學生家長所接受。
“貨不對板” 研學游質量參差不齊
近幾年,研學游的熱度上去了,但問題也來了,不少學生和家長反映,參加的研學游充其量是“到此一游”。
在研學游熱門目的地中,北京因為優(yōu)質的資源成為很多家長的首選,這其中,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也都成為研學游的必游路線之一。
如記者了解到,在一次研學游中,學生們在清華大學停留的時間就一小時左右。
對于研學游不規(guī)范的問題,一些消費者權益保護部門也收到了投訴反饋。
江蘇省消保委監(jiān)督部工作人員龔永壯表示,此前就有消費者反映,說為孩子報了一個18880元的研學班,但是實際上一些比較重要的流程,比如說一個比較亮點的活動,在實際過程中取消了。出現這種情況,活動就有貨不對板的嫌疑,涉嫌侵犯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規(guī)范研學游 應該如何監(jiān)管?
江蘇省消保委近期發(fā)布的研學旅行消費調查報告,對當前研學游存在一些問題進行了梳理,主要集中在這幾點:“游而不學”,孩子們的研學效果達不到預期;質價不符,部分商家涉嫌虛假宣傳;安全保障不夠,孩子們的出行食宿存在隱憂;師資存疑,導師行為有待規(guī)范等。
對于目前研學游市場暴露出的這些問題,各部門應該如何齊抓共管?來聽專家分析。
中國旅游研究院院長 戴斌:研學旅游涉及到組織、招攬、接待等各個環(huán)節(jié),也涉及到研學營地、研學基地的選擇。所以需要文化和旅游部門以及教育、科技、文物等部門要聯手,要加強部門之間的協(xié)同,讓監(jiān)管通過服務標準規(guī)范實行全鏈條、全環(huán)節(jié)、全覆蓋。在研學旅游的行程中,要重點關注游而不學、質價不符,特別是安全保障方面的問題。這就需要文化和旅游部門對旅行社資質進行規(guī)范。在發(fā)展研學旅游的過程當中,既要避免簡單地把研學旅游當成一項旅游活動,當成一門生意來做,也要避免把研學旅游當成知識教育的一個組成部分,只是把它當成我們教學計劃的內容。而是要把它當成廣大青少年認識社會、接近自然,在社會這個大課堂中去領略自然之美,領悟文化之美,使之成為社會教育和國民素質全面提升的重要路徑。只有從戰(zhàn)略的高度上來把握研學旅游,我們才能夠把這項工作做好。
家長和孩子如何找到適合自己的研學游?
暑假來了,眼下文旅市場上的研學游產品越來越多,家長和孩子們在選擇研學游的時候,又該注意些什么呢?來聽聽專家的建議。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 儲朝暉:我認為要做好這個事,最關鍵的是事先要有準備。你要選擇適合你的興趣、愛好的研學游,適合你想實現的成長目標,要做選擇。選擇以后還要針對安全、旅行常識等內容做好準備。對于家長來說不要跟風,家長要征求孩子的意見,至少要拿出多個路線,在多種方案當中選擇更可能選到適合孩子的需要,對他成長發(fā)展來說效果更好的一個方案。
中國旅游研究院院長 戴斌:希望廣大家長和中小學生在開展研學旅游的過程當中,要選擇有資質的旅行社,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對于我們的課程和內容設計,要重視科技、人文、自然和社會交往等模塊的均衡,不要去簡單地把研學旅游功利化,更不能讓我們的學生變成一個到處打卡的“特種兵”,而是真正把研學旅游當成提高我們綜合素質的有效的路徑。
來源:央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