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召開新聞發(fā)布會,發(fā)布了《關于加強新時代未成年人審判工作的意見》,以更有針對性地保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同時也對刑事責任年齡下調等熱點問題進行了回應。
侵害未成年人的重大犯罪,該判重刑的決不姑息
重新界定少年法庭的受案范圍,這是本次發(fā)布的《意見》最受公眾關注的一點。
《意見》對涉及未成年人案件的受案范圍作出統(tǒng)一、明確的規(guī)定,明確被告人實施被指控的犯罪時不滿十八周歲且人民法院立案時不滿二十周歲的刑事案件,應當由少年法庭審理。
“人民法院立案時不滿二十二周歲的在校學生犯罪案件”“強奸、猥褻等性侵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殺害、傷害、綁架、拐賣、虐待、遺棄等嚴重侵犯未成年人人身權利的犯罪案件”等五類刑事案件由少年法庭審理。
同樣廣受關注的是,《意見》明確,“涉及未成年人撫養(yǎng)、監(jiān)護、探望等事宜的婚姻家庭糾紛案件,以及適宜由少年法庭審理的離婚案件”等民事案件可由少年法庭審理。
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委員、研究室主任姜啟波表示,《意見》將與未成年人權益保護和犯罪預防關系密切的涉及未成年人的刑事、民事及行政訴訟案件納入少年法庭受案范圍,以保證案件數量和審判工作的平衡,更有針對性地保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
姜啟波說,人民法院始終堅持貫徹“教育、感化、挽救”方針和“教育為主、懲罰為輔”原則,幫助未成年罪犯悔過自新、重返社會?!兑庖姟穲猿蛛p向保護,既要依法保障未成年被告人的權益,“包容寬容但決不縱容”,又要依法保護未成年被害人的權益。
針對近年來殺害、性侵、虐待未成年人,校園欺凌以及利用網絡實施的嚴重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犯罪行為,姜啟波表示,“人民法院堅決依法打擊,對挑戰(zhàn)法律和社會倫理底線、性質惡劣的重大犯罪,該判處重刑乃至死刑的堅決依法判處,決不姑息”。
統(tǒng)計顯示,2016年至2020年,全國法院依法審理拐賣、猥褻兒童、組織兒童乞討等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刑事案件24035件,懲處罪犯24386人。
刑事責任年齡下調至十二周歲,該如何執(zhí)行
一段時期以來,未滿十四周歲低齡未成年人實施的殺人、傷害、強奸等惡性犯罪時有發(fā)生,引發(fā)全社會的高度關切。大連13歲男孩殺害10歲女孩案,更是將輿論關注推向頂峰。
經反復研究、審慎論證,立法機關在刑法中增加規(guī)定:“已滿十二周歲不滿十四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情節(jié)惡劣,經最高人民檢察院核準追訴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下一步,這一刑法規(guī)定如何執(zhí)行?“這是對我國刑事責任年齡制度所作的重要局部調整?!弊罡呷嗣穹ㄔ貉芯渴腋敝魅沃芗雍1硎荆嗣穹ㄔ簩⒉扇∮行Т胧?,從辦好案件和做好延伸兩個方面,準確執(zhí)行好修改后的刑法以及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相關規(guī)定。
“該追究的依法追究,不能姑息輕縱。”周加海表示,也要切實貫徹好限縮、審慎的立法精神,防止不當適用,“必要時,要通過出臺司法解釋或者指導性案例等方式,明確‘特別殘忍手段’‘情節(jié)惡劣’等的認定標準,以及有關案件刑罰適用的具體尺度,確保法律準確、統(tǒng)一實施?!?/span>
“從源頭上預防和減少‘問題少年’的出現。這方面要做的工作更多、更難,同時也更有價值和意義?!敝芗雍Uf,犯了罪的孩子仍然是孩子。對未成年犯罪人,特別是低齡的未成年犯罪人,不能一判了之、一關了之,而是要認真做好教育、感化、挽救工作,讓他們重回人生正軌,防止他們再次危害社會。
深化改革,提高未成年人權益保護水平
電影《法官媽媽》以及其原型法官尚秀云,讓人們記住了像她一樣熱心奉獻未成年人事業(yè)、具有豐富專業(yè)審判經驗的少年法官先進典型。
《意見》提出一項新要求:為少年法庭配備專門的員額法官?!耙x用政治素質高、業(yè)務能力強、熟悉未成年人身心特點的法官負責審理涉及未成年人案件,采取措施保持未成年人審判隊伍的穩(wěn)定性?!苯獑⒉ㄕf。
但挑戰(zhàn)遠不止于此。校園欺凌,性侵害未成年人,當事人為未成年人的人格權糾紛,涉及未成年人的撫養(yǎng)、監(jiān)護等,都是發(fā)生在公眾身邊、關注度頗高的話題。當下,如何深化司法改革,推進未成年人保護事業(yè),是當務之急。
近年來,受多種因素影響,未成年人審判專門機構發(fā)展面臨許多困難,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要求,應當確定專門機構或者指定專門人員,辦理涉及未成年人案件、負責預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
“堅持未成年人審判的專業(yè)化發(fā)展方向?!边@是《意見》明確提出的。這不僅包括加強專業(yè)隊伍建設,還有審判機制和組織建設等。
姜啟波表示:“《意見》在探索加強未成年人審判機構新路徑?!睆膶徟袑嵺`來看,未成年人案件多數在基層法院,因此,《意見》提出,探索通過對部分城區(qū)人民法庭改造或加掛牌子的方式設立少年法庭,審理涉及未成年人的刑事、民事、行政案件,確保未成年人依法得到特殊、優(yōu)先保護。
評價和考核也是改革的風向標。《意見》提出,對涉及未成年人的案件進行專門統(tǒng)計。姜啟波說,目前的司法統(tǒng)計指標中,部分涉及未成年人案件的數據,沒有從成人案件的數據中分離出來進行專門統(tǒng)計,“今后要建立符合未成年人審判工作特點的司法統(tǒng)計指標體系,掌握分析涉及未成年人案件規(guī)律,有針對性地制定和完善少年司法政策”。
來源:中國教育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