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山西省長治市將把裸眼視力納入中考總成績的消息,引發(fā)網(wǎng)友熱議。
有網(wǎng)友表示,“這是一種導向,政策的出發(fā)點是好的。”也有網(wǎng)友質疑稱,“視力和基因也有關系,有的是遺傳性近視,該怎么證明?”
據(jù)新華每日電訊稍早前報道,2019年6月,長治市宣布從2022年開始,該市中考將增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50分,其中身體素質占20分。這20分包括10分的過程性評價和10分的結果性評價。其中,結果性評價主要考查學生體重、裸眼視力情況,各占5分。
前述報道顯示,對裸眼視力的考察,最高分和最低分最多相差兩分?!拔覀儗⒙阊垡暳Ψ譃槿龣n,大于等于4.9為正常視力,得5分,4.6到4.8之間為中度近視,得4分,小于等于4.5為重度近視,得3分?!遍L治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稱。
該報道顯示,長治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對于先天性近視的學生,家長可提供孩子自近視以來的醫(yī)院就診及治療相關證明材料,學校審核公示無異議后,可直接得5分;因意外事故導致裸眼視力受損的學生,可通過醫(yī)療部門出具診斷證明,學校審核公示無異議后,也可以得5分;對于吃含激素藥物導致肥胖的學生,如果在用藥期間,家長可提供醫(yī)療部門出具的診斷證明,學校審核公示無異議后得5分。
21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熊丙奇接受澎湃新聞采訪時表示,如果真的“最終得分差距并不大”,那么,按照當前的中考競爭格局,此舉可能起不到什么實質性的導向作用,而且在具體落實過程中,也可能不會引起教育部門、學校的重視,最終仍會按照大家“分數(shù)差不多”來執(zhí)行。從這個層面講,重視保護學生視力,則會有異化為形式主義的可能。
熊丙奇分析,對近視學生實行扣分,初衷似乎不錯,但執(zhí)行起來并不容易。如果學生全都近視,都扣分,那么在中考體系中,大家還有什么區(qū)別?另外,為了表明政策實施的效果,地方教育部門或也不會過于強調扣分的學生數(shù)量及真實情況。
“要治理學生近視問題,就把近視情況納入中考評價,這本質上仍舊是考試思維?!毙鼙嬲J為,對于地方教育部門來說,比“近視扣分”更重要的或許是:依法保障學校體育教學資源、督促所有學校開齊開好體育課(確保學生戶外活動時間);不再給學校下達升學率指標、以升學率指標考核學校辦學以及教師教育教學。
熊丙奇坦言,倡導科學的教育政績觀,不能片面以升學率來考核學校和教師。我國基礎教育學校為何追求升學率?根本原因在于對學校的考核,是以升學為主導的。如果不改變這種價值導向,以納入中考成績的方式來解決學校不重視體育、近視等其他非知識教育問題,則又會陷入“唯升學論”思維。納入中考成績的,則會重視化,未納入的,則被邊緣化。因此,考試思維解決不了根本問題。要開展好中學教學,最關鍵的不是以升學為導向,而應該對這一階段的學生進行完整完善的教育。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告訴澎湃新聞,實施這一做法需謹慎,主要原因是其仍缺少大量統(tǒng)計學的依據(jù)。
儲朝暉稱,導致學生視力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學生們缺少戶外活動等,降低近視率可以通過減少學生近距離閱讀時間、提高學生戶外活動時間等措施來改善,而這些措施很難進行正是因為教育評價標準中的“唯分數(shù)論、唯升學論”。
來源:騰訊教育
編輯:朝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