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眾在欣賞西周時期文物——青銅“虎鎣”(中),西漢時期的錯金銀虎形帶鉤(右)也亮相此次展覽。(中國日報記者 姜東 攝)
2022年1月19日,為迎接壬寅虎年的到來,中國國家博物館舉辦的“瑞虎佑安——二〇二二新春展”對社會公眾開放參觀。展覽將持續(xù)約一個半月。
觀眾在欣賞古代與虎年文化有關(guān)的瓷器,金代的白釉黑彩鴻雁樹木紋虎枕(右)也亮相此次展覽。(中國日報記者 姜東 攝)
本次展覽展出的館藏展品上起商代,下迄21世紀(jì)初,總計百余件套,其中七成以上的展品為首次展出。展品從信仰禮制、歷史文化、藝術(shù)生活等方面系統(tǒng)展示虎的歷史、文化和與虎有關(guān)的節(jié)俗信仰。
觀眾在欣賞清代畫家李世倬的畫作《虎》軸(中)及清代翁同龢的草書《虎》軸 (右)。(中國日報記者 姜東 攝)
展陳采用中國傳統(tǒng)建筑中四合院三進院落的設(shè)計,其中,展廳內(nèi)用五處“門”進行空間分陳,寓意五福臨門,營造歡度新春的節(jié)日氛圍。
觀眾在“瑞虎佑安——二〇二二新春展”上參觀。(中國日報記者 姜東 攝)
展覽上展出的西周時期文物——青銅“虎鎣”,流失海外百余年后于2018年歸國入藏國博。(中國日報記者 姜東 攝)
展覽上展出的西漢時期文物——錯金銀虎形帶鉤。(中國日報記者 姜東 攝)
來源:中國日報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