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毛片基地不卡无码高清_国产精品无码aV永久免费_欧美肥妇肉交视频国产一级精_亚洲专区国产制服丝袜

歡迎來訪 東昌府新聞網-聊城視音頻新聞門戶網站

手機網站  |   幫助中心

首頁 > 國內時訊

哪些人會被中央領導邀至北戴河休假?

作者:東昌府新聞網 發(fā)表于:2018-08-10 15:07:49  點擊:

受習近平總書記委托,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組部部長陳希4日在北戴河看望慰問暑期休假專家。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胡春華一同看望慰問和座談。

北戴河,在新中國歷史上政治地位非常特殊。因為過去黨代會之前會在北戴河舉行醞釀會議,黨和國家的一些重大決策也從北戴河誕生,這里被冠以“夏都”之名。

為什么中央要邀請專家休假?又為什么選擇在北戴河?有哪些人能成為中央領導北戴河的座上賓?專家們休假中都在做了什么?今天小組推薦人民日報中央廚房-一本政經工作室的文章,為組員一一解讀。

8月8日中午11點58分,當T5696列車到達北京站,62位來自全國各領域的高精尖專家院士結束了為期6天的休假。

這個從8月3日開始的休假可非同一般,專家院士接受的是黨中央、國務院的邀請,休假地方是曾被譽為“夏都”的北戴河,可謂相當高的政治禮遇。

為什么邀請專家,又為什么是北戴河?

極高的政治禮遇,體現了中央對專家的關心與關愛

邀請專家休假最早可以追溯到1987年,當年中央邀請全國科技界各領域14位科技專家偕愛人到北戴河休息,鄧小平在北戴河接見了他們,首開休假制度先河。2001年,我國首次把人才問題提升至國家戰(zhàn)略層面,專家北戴河夏季休假作為制度被確定下來。

從2001年開始,黨中央、國務院先后邀請了18批共計1000多位專家學者參加休假活動。其實每年的專家休假,并不僅僅邀請專家,還邀請了專家的愛人,這樣的安排同樣可以追溯到1987年。

北戴河休假,可謂極高的政治禮遇。今年休假的專家受到兩位政治局委員的接見——受習近平總書記委托,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組部部長陳希在北戴河看望慰問暑期休假專家,并召開座談會,聽取意見建議;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胡春華一同看望慰問和座談。

北戴河,在新中國歷史上政治地位非常特殊。因為過去黨代會之前會在北戴河舉行醞釀會議,黨和國家的一些重大決策也從北戴河誕生,這里被冠以“夏都”之名。

1953年開始,中央決定中共中央、國務院、全國人大、全國政協、中央軍委五大班子每年夏季在此辦公;1954年成立了北戴河暑期工作委員會,同年,毛澤東同志在北戴河創(chuàng)作了《浪淘沙·北戴河》一詞。

可以說,邀請專家到北戴河休假的一個作用在于示范,促進各級政府部門、特別是用人單位更加善待和重視專家、人才。此外,從以往公開報道中,中組部有關負責人曾表示,中央邀請專家到北戴河休假,主要是讓專家暫時放下手中繁忙的工作,帶著家人,充分地休息和放松。

哪些人能成為中央領導邀請到北戴河休假的座上賓?

今年受邀專家中兩院院士有39人,一些涉及核心技術領域

今年受邀休假兩院院士達39人,據介紹,今年62位參加休假的專家中兩院院士有39人,為歷年來比例之新高。專業(yè)涵蓋載人航天、青藏鐵路、高分衛(wèi)星、集成電路、生物醫(yī)藥、食品安全、農業(yè)技術等,與核心技術相關、與民生福祉相連。這也再次印證黨中央對突破核心技術和增進民生福祉的重視。

今年受邀的專家院士,一些涉及核心技術領域,平日很少能被公眾關注到;一些常年扎根邊疆,默默無聞奉獻:他們中有研制在國慶60周年閱兵中大展雄姿的空警200預警機的歐陽紹修院士,使中國反隱身雷達技術成為全球引領者的吳劍旗,半導體材料學(芯片就是半導體元件產品的統(tǒng)稱)專家王曦,實現高性能超硬材料制備技術上突破的田永君院士,解決新疆長流域調水工程重大技術難題的鄧銘江院士,參加和主持了青藏鐵路、拉日鐵路等數十項國家重點工程的李金城,研究農業(yè)生物多樣性的朱有勇院士,量子物理學專家孫昌璞院士……這些人,可都是“國寶”!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還邀請了兩位特殊的客人,他們是被譽為“太行山上的新愚公”李保國教授的夫人郭素萍(河北農業(yè)大學研究員),以及收集了4000多萬顆種子、打響了“植物保衛(wèi)戰(zhàn)”的復旦大學原教授鐘揚的夫人張曉燕(同濟大學教授),這也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對人才的關心。

每年邀請的專家都來自哪些領域?

與當年中央重點工作聯系緊密,有的省就只有一個名額

雖說每年邀請專家的主要領域不盡相同,但一般都與當年重點工作相聯系。今年受邀的主要是兩院院士,主題是“弘揚愛國奮斗精神、建功立業(yè)新時代”。

2003年是醫(yī)務專家和科技專家,當年全國處于抗擊非典時期,受邀專家中包含了許多“抗擊非典一線的醫(yī)務專家、全國防治非典科技攻關組負責人”;2008年邀請海外留學回國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專家,這與我國2008年重視產業(yè)結構調整戰(zhàn)略直接相關;新中國成立60周年的2009年,黨中央邀請了6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各領域的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創(chuàng)優(yōu)人才代表,他們中有“兩彈一星”功勛專家孫家棟院士,航天英雄翟志剛;2010年主要邀請“千人計劃”入選專家,其中就包括了地球物理學家黃大年;2016年以國家“萬人計劃”專家為主;2017年主要是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國家重點工程建設項目和重大基礎研究項目等的總指揮、總設計師、首席科學家和項目負責人。

受邀專家的年齡、性別等沒有被限制。今年專家的平均年齡是56.7歲。2010年受到邀請的入選“千人計劃”專家中當年年齡最大的59歲,年齡最小的32歲;2012年受邀的專家中,當年年齡最大的80歲,最年輕的只有28歲。

據介紹,這些專家主要是中組部與中央有關部門及各地反復醞釀溝通、精心遴選產生的,有的省就只有一個名額。

專家們休假都在做什么?

最重要的是高規(guī)格的中央領導接見,大部分時間自由安排

記者發(fā)現,休假6天時間,只安排了幾次集體活動。據了解,這是為了給專家更多自由時間,讓專家真正放松下來。

今年的重頭戲自然還是高規(guī)格的中央領導同志接見并座談,座談會上,中央領導向專家了解突破“卡脖子”核心技術的意見建議。休假期間,下午、晚上基本不安排活動,專家可以去海里游泳、到海邊散步,甚至就待在賓館里休息。

但對比以往,本次休假氛圍有些不同,一位常年參與專家休假工作的人感到,“有些嚴肅緊張,畢竟面臨的形勢緊迫?!?回顧習近平總書記兩個多月前在兩院院士大會上的幾句話就能明白,“形勢逼人,挑戰(zhàn)逼人”“關鍵核心技術受制于人的局面沒有得到根本性改變”“關鍵核心技術是要不來、買不來、討不來”“在關鍵領域、卡脖子的地方下大功夫”……這些受邀專家可以稱得上是國家科研領軍的“夢之隊”,他們有強烈的責任和使命意識。

過去說狼來了,現在是狼真的來了。”對他們而言,這更是跨學科領域思維碰撞的難得機會,院士專家經常在一起為突破關鍵核心技術支招:“在艱苦環(huán)境下能造出‘兩彈一星’,靠的是集中力量?,F在想要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可以借鑒過去成功經驗,集中全國最精銳的科研力量攻關,我們作為學科帶頭人,再苦再累都得為國家爭口氣!”

來源:鳳凰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