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8月30日電 綜合消息:6月18日,印度邊防部隊非法越過邊界進入中國洞朗地區(qū)。8月28日下午,印方將越界人員和設備全部撤回印方一側。外媒聚焦并評論稱,中印兩國通過外交努力避免了沖突爆發(fā),對兩國都是幸事。
英國《金融時報》報道稱,中國和印度通過外交努力結束長達兩個多月的緊張對峙。這場對峙曾令人們擔心,這兩個彼此相鄰的亞洲大國之間可能爆發(fā)沖突。
英國廣播公司(BBC)駐印度新德里的記者報道稱,爭端和平解決,印度政府無疑松了一口氣。事件最終沒有升級為武裝沖突,對兩國而言都是幸事。
新加坡《聯(lián)合早報》分析說,該事件顯示出兩國政府不愿爭執(zhí)升級,以免破壞雙方合作發(fā)展的局面,這是一件值得慶幸的事。
報道認為,中印兩國這次對峙事件解決,避免了一場有可能成為大規(guī)模戰(zhàn)爭的對決,兩國以至鄰國的民眾才是大贏家。
日本《日本經濟新聞》分析稱,兩國同意結束對峙的原因之一是不斷加深的經濟關系。在大力吸引制造業(yè)的印度,中國企業(yè)在通信等領域的投資創(chuàng)造了就業(yè)機會。
印度多家媒體報道稱,由于邊界爭端解決,印度盧比對美元匯率及印度股市雙雙大漲。
《印度快報》還報道說,洞朗對峙結束后,為避免誤會,印度決定將學習中文作為邊境警察部隊入伍新兵培訓項目之一。
印度政治評論家謝卡爾·古普塔(Shekhar Gupta)在社交網絡上評論說,希望洞朗事件的結束能翻開印中關系的新篇章。
美國《華爾街日報》報道稱,引發(fā)潛在軍事沖突擔憂的僵局由此結束。
來源: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