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年前,美軍轟炸機相繼在日本廣島、長崎投下原子彈,將這兩座城市變?yōu)閺U墟,加快了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的結束,同時,也改變了許多人的命運。
74年后,除了和平紀念公園里保留的被炸毀的圓頂之外,在多數(shù)日子里,廣島看上去感覺與日本任何其他大城市都差不多??擅磕甑搅?月6日,隨著“和平之鐘”敲響,廣島就會在默哀中,再一次傾訴和平的寶貴。
【“我不得不在尸體間奔跑”】
1945年,當美軍飛行員向廣島投下致命的原子彈時,小倉惠子只有8歲。她后來回憶那天場景時說,在一陣炫目的強光中,她因強大的爆炸被拋在地面上,然后失去了知覺。
惠子說,“當我醒來后,周遭是黑暗的,我覺得是黑夜降臨了。爆炸后,廣島市被夷為平地。似乎是誰的大腳踐踏了廣島市,把它給踩平了,之后大火開始燃燒。為了從火災中逃生,我不得不在尸體間奔跑?!?/span>
廣島核爆炸發(fā)生后,孩子們害怕上街,因為行人們似乎是從噩夢中走出來的可怕幽靈,“在燒傷后,人們把身上的皮膚連肉一起割掉。如果把手放下,他們會覺得很痛,于是他們走路時把手往前伸,就像幽靈一樣,而他們的胳膊上還耷拉著一片片的破潰皮膚,”惠子說。
1945年8月6日和9日,為促使發(fā)動侵略戰(zhàn)爭的日本盡快投降,美軍分別向廣島和長崎空投原子彈,造成10萬余人死亡,其中絕大多數(shù)是平民。
即使在核爆中幸存,他們的人生也就此完全改變。此后許多年,人們擔憂受到核爆炸污染的人會傳染疾病,都遠離他們。核輻射威脅著這些人的生命,也將他們變成了日本社會的邊緣人群,令他們備受歧視。
【“死在那里的,不只有日本人”】
每當李宗根與孩子們談起自己作為廣島核爆幸存者的經(jīng)歷時,他都會先拿出爆炸產(chǎn)生的巨大蘑菇云的圖片。然后,這位90歲的老人就會說,“死在那里的,不止有日本人”。
2歲時,李宗根隨父母從朝鮮半島搬到日本,在成長過程中,他經(jīng)常遭遇莫名的歧視。14歲時,他謊稱自己是日本人,在國家鐵路部門謀得了一份工作。2年后,當原子彈在廣島爆炸時,李宗根正在上班的路上。
“我蹲在地上,雙手捂住眼睛、耳朵和鼻子。我在那里待了一會兒。當我睜開眼睛時,我看不到任何東西。周圍一片黑暗。”
雖然每個人在炸彈爆炸時都面臨著相同的風險,但來自朝鮮半島的人往往經(jīng)歷著更嚴重的后果。有的人因為沒有親屬,沒有別的地方可去,不得不返回受污染的城市,還有的人已經(jīng)疏散,但卻也被迫返回城中清理廢墟。
因為爆炸,李宗根的頭部嚴重受傷,且傷口處生了蛆。他的母親哭著幫他把蛆挑出來,并告訴他,“我無法讓它們離開,逃避這種痛苦的唯一辦法就是死?!?/span>
經(jīng)過長時間恢復后,李宗根終于返回單位上班??捎捎趽乃艿胶溯椛鋾魅炯膊?,單位最終辭退了李宗根。后來,李宗根與一個韓裔同胞結婚,組建了家庭。但直到2012年,李宗根都從未告訴過別人自己來自朝鮮半島,是廣島原子彈爆炸的幸存者。
【“我們所做的只是結束了戰(zhàn)爭”】
1945年8月6日凌晨兩點左右,羅素?加肯巴赫與其他9名機組人員乘坐著“艾諾拉?蓋”號轟炸機往廣島上空飛去。彼時的加肯巴赫并不知道,機上攜帶著一顆別名為“小男孩”、爆炸能量相當于1.5萬至2萬噸TNT炸藥當量的原子彈。
當原子彈被投下后,首先映入加肯巴赫眼簾的,便是一道無比眩目刺眼的白光,隨后四周便升起了巨大的蘑菇云。加肯巴赫說,“沒有人出聲,大家都只是相互望著,所有人都嚇呆了?!?/span>
直到隔天,他才得知他們投下的是“原子彈”,而機組人員更是在幾天后看到廣島原子彈爆炸的照片時,才真正了解這項任務的毀滅性。
2018年,在被問及對這起爆炸的感受時,加肯巴赫說,“事情已經(jīng)過去73年了。至今我仍然相信這是一個正確的決定。所有的戰(zhàn)爭都使人間變成了地獄。這是一場日本人開始的戰(zhàn)爭,我們所做的只是結束了它?!?/span>
74年來,有關美國向廣島、長崎投下原子彈的決定是否正義的爭論一直未曾中斷。美國數(shù)學巨擘、當年參與了“曼哈頓計劃”的原子彈先驅(qū)彼得?拉克斯在談及這段往事時說,原子彈阻止的日本的入侵,挽救了數(shù)百萬人的生命。
他說,“如果美軍被迫登陸日本的話,那么所造成的傷亡肯定要超過盟軍1944年的諾曼底登陸。投下原子彈后,日本很快認輸投降,一切也隨之結束了?!?/span>
【只有記憶,才能帶來真正的原諒】
核爆之后的廣島,仍然有著頑強的生命力。1945年的秋天,野草開始從這片傷痕累累的土地中倔強地冒出頭來。第二年的夏天,夾竹桃開花了,許多數(shù)百年的老樟樹也開始萌發(fā)新枝椏。
與此同時,來自日本全國和海外的支援涌向廣島,從使城市再次運作起來的汽車,到變焦土為綠色植被的樹木,再到1949年8月6日《廣島和平紀念城市建設法》的頒布,廣島的城市形象經(jīng)歷了重塑——成為一座和平紀念城市。
如今,每年8月6日的8時15分(當年廣島原子彈投下的那一刻),廣島的“和平之鐘”都會為死難者敲響,向世人訴說和平的寶貴。
有人說,原子彈轟炸日本仍有警世作用,“人們現(xiàn)在之所以對原子彈感到恐懼,部分原因正是他們從廣島和長崎身上,真真切切看到了原子彈所能帶來的巨大災難,也正是這種恐懼,使得人們在今天不敢動輒使用核武器?!?/span>
也有人說,只有記憶才能帶來真正的原諒,而遺忘就可能冒重復歷史的危險。日本一名和平反戰(zhàn)團體的成員說,為了不讓歷史悲劇重演,日本人必須認清這個國家挑起戰(zhàn)爭、發(fā)動侵略的歷史,并把真相告訴下一代人。
戰(zhàn)爭只會帶來傷痛,愿世界與傷痛絕緣。
來源:中國新聞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