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一些西方國家和主流媒體不厭其煩地炒作“銳實力”概念,誣蔑中國利用文化和傳播手段收買、審查、操縱、脅迫其他國家,并極力強調(diào)“銳實力”區(qū)別于“軟實力”,是“帶刺”的中國威脅。
這股輿論歪風,不僅反映了一些西方國家及其主流媒體的不健康心理、不自信的心態(tài),更暴露了其唯我獨尊的“西方中心主義”本質(zhì)。
《經(jīng)濟學人》2017年12月16日頭條報道
其心不正 掀起輿論歪風
“銳實力”在國際輿論市場的“走紅”,源于2017年12月5日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的一份報告。此后,英國《經(jīng)濟學人》雜志將“銳實力”一詞置于封面,西方媒體紛紛炒作。
為“銳實力”的“走紅”,報告的主導者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挖空心思為這一“新詞”造勢,為新一輪“中國威脅論”提供新的“理論依據(jù)”,甚至進行了學術(shù)預熱,刊發(fā)專文,辦國際論壇,為其披上學術(shù)外衣。
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雖然來頭不小,但卻是劣跡斑斑:該組織雖有美國政府與國會為其背書,并獲美國國會巨額資助,旨在全世界“推廣民主”,但在該組織自己公布的資助對象中可以看出,其中不乏臭名昭著的分裂組織。
美國前眾議員、自由黨前總統(tǒng)候選人羅恩·保羅更是一語戳穿其本質(zhì):國家民主基金會“與民主幾乎毫無關(guān)系”,“這是一個花著美國納稅人錢,卻顛覆著民主的組織”。
美國歷史學家威廉·布魯姆將其稱作“特洛伊木馬”。他指出,該組織通過資助其選定的政治團體、民間組織、持不同政見運動、學生團體乃至書報等各種媒介來干涉他國內(nèi)政。
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也是2015年5月俄羅斯通過“不受歡迎組織法”以來首個被徹底“拉黑”的外國NGO。俄羅斯認定該組織的活動對俄國家安全構(gòu)成威脅。
如此看來,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的這些“不良記錄”正成為自己所炮制的“銳實力”一詞的現(xiàn)實注腳,大有賊喊抓賊之嫌?!颁J實力”這一所謂學術(shù)名詞背后的政治考量昭然若揭。
自說自話 見不得別人好
“銳實力”炮制者其心不正,跟風者居心叵測。無論是“銳實力”的提出,還是跟風者的炒作,從一開始就是一些西方國家在自說自話、自娛自樂,將“銳實力”與“軟實力”割裂開來,本身就經(jīng)不起推敲。
“這個為中國‘量身打造’的新概念是西方以‘貼標簽’‘扣帽子’的方式在看待中國”,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常務(wù)副院長、研究員阮宗澤說,“中國擴大與其他國家交往是天經(jīng)地義的事兒。而且,其他國家也有了解中國歷史文化的強烈意愿。為何西方國家能做的事情,中國就不能做?”
西方國家素來有制造新名詞來實現(xiàn)一己之私的“黑歷史”,此次炮制“銳實力”,也是刻意扭曲中國正常的文化交流和媒體宣傳。阮宗澤說,這是西方在用雙重標準看待中國,是一種不道德的行為。
更為可笑的是,在有關(guān)“澳、菲、韓、日四國近年來對中國印象分的起伏”調(diào)查中,有三個國家對中國的積極看法都在增加,該調(diào)查結(jié)論竟被《經(jīng)濟學人》解讀為“是中國政府遏制不利言論的結(jié)果”。何其荒謬?
這種拙劣論證若有市場,恰恰證明了西方利用自身優(yōu)勢擁有控制國際輿論的話語霸權(quán)。
固步自封 小心砸了自己的腳
其心不正,路必歪。西方炒作“銳實力”,正說明其內(nèi)部遇到了很大問題,自己焦頭爛額,不自信了,反而把中國塑造成威脅,這是一種不健康的心理。
阮宗澤說,在西方看來,成功只能是他們的專有名詞,換作中國就是搞“銳實力”。從根本上講,一些西方國家仍用“西方中心主義”、唯我獨尊的敵對心態(tài),來看待日益變化發(fā)展的世界。這種不成熟、不自信的心態(tài),對他們本身也會造成一種信譽傷害,由此導致的種種行為不僅站不住腳,還可能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身正不怕影子斜。這些年,中國積極推動“一帶一路”,參與全球治理,倡導“人類命運共同體”,成績有目共睹。
一些西方國家和媒體仍以舊思維、老眼光對中國發(fā)動新一輪輿論圍剿。他們以往抹黑中國不成功,這次他們轉(zhuǎn)換角度和方式從意識形態(tài)抹黑中國制度、中國道路也不會成功。阮宗澤說,面對詆毀污蔑,中國應(yīng)有“大國心態(tài)”,做好自己認為正確的、重要的事情,堅持走自己的路。
來源:新華網(wǎng)